热点信息
 生态元素符号化在商业空间中的...
 台湾筌美术艺术作品赏析
 湖南竹制手工艺产品在室内设计...
 丹麦三星级特色酒店HOTEL FOX ...
 宝岛风情—台湾美仑大饭店印象...
 竹质化室内设计的研究
 “仿古新做”——江南会
 家具的配饰设计方法初探
 家居配饰演绎中国风情
 扎哈哈迪德作品在松阿本德画廊...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探析
 第二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如鱼得水的空间(二)
 德诚电力集团总部办公室室内设...
 小面积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图)
 意大利SICIS艺术墙饰
 如鱼得水的空间(一)
 “合”-作品(一)
 空间交响乐
 中国首家艺术设计酒店—视界风...
   首页 - 详细内容
闽南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类别:室内装饰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23-07-05 [676]

城市是一个历史的容器,能够对社会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城市家具作为具有公共性、文化性、社会性、景观性等多元特征的公共设施[2],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构成物[3],其设计既可与地域文化元素有效衔接,又能够实现文化符号演绎与经典色彩表现,对城市景观塑造、城市文化传承乃至城市整体发展均具重要意义[4]。因此,携带地域文化符号的城市家具已成为向人们传递环境信息的重要媒介[5]。在城市家具设计中,文化元素提取、区分与应用成为热点。然而,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家具设计现状研究多从整个城市[6]或特定区域视角出发,侧重于提出延续城市文化特色的规划设计策略[7],对文化元素挖掘程度与识别深度不够;多关注于从民族纹饰[8]、民居建筑等地域文化的某一个侧面进行元素提取,或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等间接视角展开文化元素研究,文化元素体系构建的系统性与针对性尚显不足;多倾向于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宏观层面出发[9],仅借助设计师的经验认知与主观判断,对红色文化[10]、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元素进行笼统识别与呈现,不仅缺少公众文化需求调查作为依据,而且缺失对文化元素进行甄别区分的量化比较环节。针对闽南文化元素的设计讨论则多出现在室内陈设[11],文创产品[12],室内家具[13],表情符号[14],企业形象等方面[15],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尚不多见。另外,城市家具建设实践所暴露的设计简陋,缺少文化与特色表达等问题长期存在[16],且重点表现在城市广场等设计上[17]。本文以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安平桥的桥头广场城市家具设计为实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闽南文化元素如何挖掘?如何借助公众调查与量化分析手段对闽南文化元素进行类型和层次识别?基于此,如何提出将闽南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家具设计的系统性策略?

1.1 闽南文化

闽南狭义理解为今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区域,广义上是指闽地之南。闽南文化是多种类价值所形成的地域性内部力量,对整个福建省和台湾省大部分地区的群体意识、生活方式以及大众行为有强烈影响。文化学理论指出:物态文化是可以直接触摸感知的文化实体;行为文化是蕴含在行为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心态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念与内心感知。基于此,闽南文化可定义为闽南地域范围内的各类物质实体以及所承载的闽南原始居民社会行为和内部蕴含的闽南精神理想所共同构成的“有形—行为—无形”三层次体系,不仅包括可触可见的闽南地区衣食住行的日常对象和工具,而且以与闽南原始居民密切相关的仪式和习俗为文化载体,还包括寄托闽南人情感的闽南本土艺术和宗教,深刻反映出集冒险打拼的海洋精神,历久不息的乡族观念,丰富繁多的民间信仰等为一体的多源复合文化特色。

1.2 闽南文化元素

基于闽南文化层次体系,针对案例地区闽南文化元素进行归纳。闽南文化主要涉及海丝、名人、非遗、宗族、华侨五类文化。其中,海丝文化以古驿站、海潮庵、古船湾、安平桥为载体,体现出砖入石、飞阁流丹的建构筑物色彩与材质运用手法,反映水陆物流贸易活动与祭祀海神的生活习性,表现出闽南人的海洋经济意识和冒险拼搏精神。名人文化以郑成功练兵处、观海书院为载体,开展闽台郑成功信俗、“中秋博饼”趣味游戏以及崇祀朱子仪式等民间活动,展现出缅怀英雄文豪形象与崇文尚礼情怀。华侨文化以骑楼街为载体,突出了中西合璧、丰富多元的立面线条与纹理图案,讲述了闽南人对外交往与经商故事,展现了侨商回报家乡的无私精神。宗族文化以古厝祠堂群、双灵寺为载体,展现出曲直相宜、雕梁画栋的建筑线条和形态特色,开展了祭祖仪式和双灵菩萨信俗活动,蕴含着家族团结的精神理想和感念善举的乡土情感。非遗文化则以埕边剪纸工作室、江崎狮阵武术馆为载体,剪纸盘花的美好图案与艳丽色彩、狮头绣球和武器旗帜等道具的趣味形态独具文化魅力和审美特色,并通过借助地方婚礼陪嫁品的功能和刣狮表演等活动,反映对新人的祝福和习武强身的愿望。综上所述,构建包含3个层次、5个类别、35项元素构成的闽南文化元素体系(图1)。


图1 闽南文化元素体系图

2.1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基于问卷星平台,采取线上问卷方式展开调研。主要目的是借助卡诺问卷与重要度问卷获取公众对35项闽南文化元素的主观需求。调查对象涵盖本地居民、外地游客、设计人员三类人群。本次调查收集卡诺问卷有效份数为473份。其中,本地居民问卷140份,外地游客问卷218份,设计人员问卷115份。重要度问卷有效份数为210份,调查对象构成比例与卡诺问卷相一致。运用SPSS的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工具,卡诺问卷正面和反面态度题以及重要度问卷的α系数均高于0.9,KMO检测值均高于0.8,可进一步用于分析。

2.2 问卷分析

2.2.1 文化元素的感性需求分类

首先,借助卡诺问卷对市民进行感性需求调研。问卷题目数量与文化元素种类一致。每一道题目由正、反两项问题组成,需要公众分别在城市家具设计具备或不具备某项闽南文化元素时进行态度选择。每一个问题有5个选项,公众需要从中选出1个最符合心意的选项。

其次,基于文化元素具备与否情况与被调查者主观满意程度之间的二维评价模型[18],对所收集问卷逐份分析,统计各类文化元素在对应调查中魅力类型(A)、必备类型(M)、期望类型(O)、无差异类型(I)、问题类型(Q)、反向类型(R)的出现频数,经统计排查,无逆向、问题型需求。

再次,采用Berger提出的Better-Worse系数分析法[19],将各文化元素类型的出现频数分别代入公式(1)和(2)计算:


其中,Better系数为正,表示具备某项文化元素后增加的满意度;Worse系数为负,表示不具备某项文化元素后降低的满意度;A、O、M、I表示对应的出现频数。

最后,以Better系数为横坐标数值,以Worse系数为纵坐标数值,以Better系数、Worse系数平均值为坐标系原点[20],将各文化元素直观分布在四象限坐标系上,根据象限分布识别其相应需求类别(图2)。其中,魅力型需求涉及书院等2项元素;期望型需求涉及石桥等13项元素;必备型需求涉及修桥等7项元素,无差异型需求涉及车马等13项,无逆向型、问题型需求。

图2 基于卡诺问卷的文化元素感性需求分类

2.2.2 文化元素的重要程度分级

首先,设计并投放重要度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评分“1~5”分别代表“极不重要”“不重要”“一般般”“重要”“极重要”[21]。

其次,对所收集问卷所获取评分数据,代入公式(3)计算:



wi为第i个文化元素的首次测算重要度;Gs为问卷中第i个文化元素的第s级评分;Ps为相应的评分Gs所出现的频率。

再次,考虑到不同感性需求类别的文化元素对重要度会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基于前文得出的类别对初始重要度进行调整,以此实现所有需求的重要度总排序。调整重要度wi′计算公式如下[21]:


其中,wi为第i个文化元素的首次测算重要度;fi作为调整因子,数值为Bsi与Wsi绝对值之中的最大值;mi是与A、O、M、I类别对应的调整系数,取值为1.5、1、0.5、0。

复次,利用斜率值a计算各组文化元素的改进重要度wi′′。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i′指A类斜率值;ai′′指O类斜率值;ai′′′指M类斜率值;wi为首次测算重要度;j为需求i所属卡诺类别中文化元素的个数。

最后,依据调整重要度、改进重要度数值对35项文化元素进行总体排序和组内排序即各类型分组内部的排序(表1)。

2.3 问卷结论

基于各文化元素的感性需求分类与重要程度排序结果(图3),结合闽南文化元素的类型与层次体系,得出如下结论:(一)兴奋型需求元素分析结论:鼓励书院、驿站文化元素的传承运用,激发市民对名人文化与海丝文化的惊喜感知。其中,公众认为书院与驿站元素是激发公众产生惊喜感受魅力的关键所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以古驿道与观海书院为代表的海丝文化与名人文化遗存虽广为人知,但康店古驿站、朱子讲学设帐处、郑成功练兵处等早已消失于历史云烟,现实中无迹可寻。一旦相关文化元素得到良好设计应用,势必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文化呼声,能给公众带来惊喜。(二)期望型需求元素分析结论:强调石桥、骑楼文化元素的重点运用,突出满足市民对宗族与华侨文化的积极期望。石桥与骑楼元素的运用更是满足公众文化期望的关键。从实际出发来看,一方面,石桥、骑楼等宗族和华侨文化元素已深深植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家族关系中,是公众喜闻乐见的关键元素。另一方面,安平石桥、骑楼及其建筑装饰、古厝群等是公众闽南文化认知体系中的重要物质载体,公众或“生于斯,长于斯”,或“游于斯,赏于斯”,期望其在设计中得到转换也是必然。(三)必备型需求元素分析结论:重视修桥、武术文化元素的有效运用,回应市民对海丝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基本需求。公众对修桥、武术等海丝及非遗文化元素的必备性需求较高。安平桥的筑桥故事与水头古镇的兴衰密切关联,至今仍是激励闽南人民改造自然、创造奇迹的精神源泉。海丝与非遗文化历史悠久,与之关联的祈风祭祀、剪纸盘花、江崎狮阵活动传承至今,是与公众生活融为一体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公众将修桥、武术、海丝等非遗文化元素视为必备元素与现实情况相符。


▲ 图3 文化元素分类分层重要度排序图


3.1 布局设计

安平桥桥头广场的城市家具布局设计围绕兴奋型、期望型、必备型文化元素应用区分别展开(图4)。首先,兴奋型文化元素应用区包括文化活动广场与滨水小游园。兴奋性文化元素一旦得到满足,能够极大提升公众文化满意度,是值得下大力气投入的文化元素。在文化活动广场和滨水小游园等核心地区集中运用兴奋型文化元素,有助更好激发公众魅力感知,提升满意度。其次,期望型文化元素应用区包括老街文化集市与沿路景观廊道。期望型文化元素与公众文化感知满意度正相关,一旦某个环节表现有所不足,就会造成满意度下降,需持续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期望型文化元素在老街文化集市与沿路景观廊道中的应用,能够借助空间特征优势强化连续性,持续满足公众文化体验期望。最后,必备型文化元素应用区包括街心绿化游园与街区入口绿地。必备型文化元素是公众心目中的基本需求,一旦未有体现,将造成满意度的急剧下降,但体现过多对于满意度也没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借助必备型文化元素在小尺度空间中的适度运用,能够依托地段优势积极回应公众必备型需求。基于此,进一步对包括小品、休憩亭等在内的18类城市家具进行布点。其中,对于装饰性城市家具布点设计,突出景观轴线组织,增强观景体验(图5);对于功能性城市家具布点设计,突出重点与均好配置并重原则,提高城市家具使用效率(图6)。 


 ▲图4 文化元素应用分区图


 ▲ 图5 装饰性城市家具总体设计图



▲ 图6 功能性城市家具总体设计图

3.2 单体设计

基于城市家具的总体布局设计,进一步开展各分区城市家具的单体设计(图7)。其一,兴奋型需求元素应用注重“故事传达”与“信息延续”相互结合。在文化活动广场家具设计中,以书院笔架为灵感来源,结合景观灯设计,形成传达讲学故事的亮点,引起公众人文共鸣。在滨水小游园家具设计中,借助驿车邮亭作为形态载体,结合步道节点处开展休憩亭设计,延续水头古驿道历史信息。其二,期望型需求元素应用注重“解构提取”与“重组转译”相互融合。在沿路景观廊道家具设计中,通过对桥柱、栏杆等构件的解构提取以及亭、塔、楼等附属构筑物造型的抽象,展开垃圾桶设计。在老街文化集市家具设计中,对骑楼纹样与铁艺门窗装饰进行吸收重组,提取并转译“三段式”骑楼建筑立面特征,在座椅设计中进行展现。其三,必备型需求元素应用注重“形态挖掘”与“符号拼贴”相互整合。例如,对造桥运石船船体、船帆、桅杆、船桨形态进行细致挖掘,开展高杆路灯设计;将刣狮表演、青狮、绣球、舞狮旗帜等造型元素与盘花图案、忠义符号等进行拼贴再造,形成和谐的文化墙外观式样。

▲ 图7 城市家具单体设计尺寸图

3.3 场景设计

基于前述城市家具布点及单体设计,进一步需要考虑的设计重点是对应提出各类城市家具组合设计的策略。针对兴奋型文化元素应用场景,一方面借助不同体量的主题城市家具布局形成具有围合性和层次性的文化空间,深入讲述水头故事,让公众慢行中逐步了解闽南历史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增强灯笼红、剪纸红、古厝红等红色系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完整性和趣味性,塑造“地域魅力”场景(图8)。针对期望型文化元素应用场景,不仅通过鼓励城市家具的多功能合并设置以集约利用街巷空间,还借助红砖、混凝土、铁艺等不同材料的规律性表达,以促进统一文化风格的形成,实现“侨商体验”场景优化(图9)。针对必备型文化元素应用场景,设计通过丰富小尺度、点缀大中尺度城市家具的造景策略,增强家具组合的和谐性和可见度,形成向公众传递历史信息的有效且适度的文化空间(图10),同时运用路灯、景观灯、地灯、花箱灯的系统配置,形成贯穿海洋主题的夜间风景线,突出“海洋情怀”场景效果。


▲ 图8 兴奋型文化元素应用场景效果图

▲ 图9 期望型文化元素应用场景效果图

▲ 图10 必备型文化元素应用场景效果图

文章总结了闽南文化元素构成体系,分析了公众文化需求差异,开展了设计实践,对于公众参与设计、文化元素转译、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有一定意义。未来从横向拓展来看,不同类型人群对文化元素的主观感知比较以及成因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和量化。从纵向延伸来看,文化元素内涵需更深入挖掘和细化,形成详实的色彩、功能、形态、材料样本库,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单体设计。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研究如何将城市家具系统设计的意图转换成为城市空间建造与管制的条文与指标,以利于主管部门对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的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科·艾尔玛多,露切塔·佩特莉妮,方蓉,楼毅俊.城市福利:城市家具对于城市振兴的重要性[J].装饰,2019(07):17-19.
[2]蔡宇超,张杰,田蜜.城市家具设计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2):11-15.
[3]鲍诗度,史朦.中国城市家具理论研究[J].装饰,2019(07):12-16. 
[4]刘颖,张新宽,任新宇.论城市家具设计的原则及维度[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1):25-27.
[5]李亮.基于怀旧情感的城市家具融合地域文化符号方式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6):13-17.
[6]王国爱,刘晓波,陈浩.南昌市城市家具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8,34(08):132-137.
[7]赵俊杰.城市家具系统的生态可持续设计实践——以武清开发区为例[J].装饰,2018(12):140-141. 
[8]黄江文.壮锦文饰在南宁市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大观,2020(01):144-145. 
[9]方凯伦.基于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现代城市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04):291-295.
[10]肖丽,熊炎,赵宏亚,卢怡安.红色文化在江西城市家具建构中的化归与呈现[J].包装工程,2019,40(24):337-344. 
[11]傅雷,王逸轩,梅小清.基于TRIZ理论的闽南古厝雕花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2,43(S1):250-255.
[12]马瑞果,林伟.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探索[J].包装工程,2022,43(10):312-318.
[13]卜俊,孙培贤,唐刚,林丽莎.闽南古厝艺术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林产工业,2021,58(11):42-46.
[14]姚桂丹,宋武.妈祖文化视域下的表情符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22):280-284.
[15]许玥.以地域性文化为导向的企业形象设计研究——以闽南地区为例[J].美术大观,2018(09):116-117.
[16]王艺蒙,林澄昀.中国城市品质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家具建设指南》的研究背景及价值意义[J].装饰,2019(07):24-28.
[17]杨敏,冀晓东.中国城市家具标准与认证体系研究[J].装饰,2019(07):29-31.
[18]李忠富,项秋银.基于KANO模型的高品质住宅品质需求识别及重要度分析[J].建筑经济,2020,41(08):110-115. 
[19]Berger C.Kano's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customer-defined quality [J].Center for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1993,2(4): 3-36.
[20]Yeh H R,Lin L Z,Lu C F.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temple street festivals using the fuzzy Kano model[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9,22(6-10):1190-1215.
[21]李忠富,蔡晋,李龙.住宅产业化用户需求识别与重要度分析——基于Kano模型[J].建筑经济,2018,39(09):80-85.


注:本文来自《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2023年第05期,本文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请回复“转载”获授权。





 
» 上一篇: 知识传播与观念转型:近代上海家庭装饰研究
» 下一篇: 慈禧皇太后膳食空间的构建研究 ——以故宫体和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