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指间的家具艺术——家具模型设...
 低坐具向高坐具的演进
 藻井中的儒家文化
 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思考——以...
 小户型多功能家具的几款创意设...
 朱小杰家具设计思想的价值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探讨
 解析意大利沙发品牌Calia的本土...
 明式家具审美文化与现代家具设...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再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家具DI...
 非木质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应用...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图...
 中国明清家具现代价值考
 第3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获奖...
 川西民间家具初探
 从卡姆帕纳兄弟思考当代家具的...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首页 - 详细内容
郑曙旸:《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控制系统》
类别:设计论坛 | 录入者:FidChina | 发布时间:2010-03-16 [2863]

 日期:2008-12-5 来源:搜房网 作者:freeman

主持人:知名设计师陈万里

陈万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设计师朋友,各位媒体朋友,设计与世界同步设计论坛正式开始,我是广东设计师陈万里。

一场金融风暴使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在哪个行业,设计已经达到了很迫切特别是对于东方亚洲中国广东来说,今天这个论坛希望能够产生很多的火花,我们首先有请郑曙旸教授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控制系统》。

郑曙旸:《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控制系统》

郑曙旸:我们这次的题目是设计与世界同步,副标题是创意、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个题目我今天讲的可持续发展艺术设计控制系统,在今年上半年,深圳2008影响中国建筑设计室内高峰论坛我曾经讲过,为什么要在这个论坛上再次讲呢?内容上会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中间中国经历了很重大的事件,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4月份讲的时候有些问题还没有最后的定论,过了这个过程以后,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在开会之前作为正面宣传,大家都是相当肯定的,开完以后有些问题如果反过来再想就有很多问题。

我觉得在今天的中国来讲,设计的问题已经不是本题的问题,从技术层面来讲,好多问题似乎是很清晰的,但是一旦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影响,关键问题并不在设计本身,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设计的管理层面,也许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场合讲这个题目有点离题,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认识到,不讲出来心理上感觉不舒服,即使在座已经有听过我讲过这个题目,就再来受相对比较枯燥的演讲,我也不太愿意讲这种问题,假如这次不是这样的题目,我可能会讲另外一篇技术性比较强的课题。还有一个原因,我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在上大学时很好的学生,后来去加拿大留学,半年当中在自己心灵和精神层面发生重大的转折,成为一个很忠实的基督教徒,几乎天天要给我发邮件,也希望我能够成为他的同伴,我现在想起来宗教是这样的,传教士非常有这种精神,要把的他的理念传递给你,我现在想想,我们这个专业有这个理念也在向这种状态才可以,有时候讲一遍觉得印象不深,需要不厌其烦不断重复。

今天主要讲四个层面: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内容。从我们现在国家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里面,艺术设计对应的是设计概念,在半个月前,我们学校开了一个比较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来探讨当时中国从美术走向艺术设计整个过程,那天会议上来到全国各大专院校偏艺术类的院长包括教授,我印象最极端的是我们广州美术学院的徐院长,他就应该把艺术去掉,不应该在前面加艺术的词,有设计没艺术,因为他认为设计本身已经涵盖了艺术,但是反对的人也很多,如果在中国目前现有状态情况下,如果把艺术概念去掉的话,可能情况更为糟糕,前前后后研究了一天半,因为大家都是在设计行业,我需要在这样一个场合,再次把我个人理解的观点来做一个阐述。第二方面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运行的状态主要靠两个方面,我们现在弄清楚什么是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和控制系统主要能够操控的方面,最后落实到具体内容。

按我们今天的理解,先不从名词本身来讲,实际上就是设计本身的问题,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通过思想到最后物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这个专业最早是靠人脑的思维来实现的,但是和我们艺术家不同,艺术家画画不要管对象是否接受,只要能够展出,至于谁来看,看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是受众的事情,设计师不是,设计师的东西如果不做出来,就没有人明白,所以要借助相关的产业才能够实现。大家也知道,现在对设计的专业在学术界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历史很长,于是设计意识一下子推到数千年之前。还有一种认识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讲的艺术设计的概念是工业文明之后才有的,暂且不说工业文明本身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今天已经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就是比较典型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概念,接着是全球化,包括全球知识共享,也就是比较时髦的词:知识经济时代,也有学者提出知识经济时代这个词过于靠前,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讲,作为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国家,21世纪如果我们对本质内容不理解,未来发展就出现很大问题。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关这点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是在90年代中期,而且是作为国策,只不过转换到设计层面还需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反过来再来看一下艺术设计本身。我们学院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曾经办了个展览,包括研讨艺术设计与科学的概念,这个东西一经提出就引起很大的争议,有赞同也有反对的,甚至觉得这个事情本身就不能说的,我们自己觉得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无非是强化设计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含义,因为艺术和科学原本是一回事,但是在后来发展当中,逐渐才进行了分家,但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强有力的手段。

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也就是优化设计过程中,无非就是把感性和理性的两部分思维融汇在一起,最后落实到从思维到文化转换的过程。也就是说最终要运用艺术的形式,美学系统和科学理论系统,大家在实践当中这种体会是很多的,不可能像纯粹的画家一样随心所欲的画,一开始就受制于甲方的限制,同时也受制于技术的限制,这些限制又不是在艺术层面,更多是在技术层面。作为设计本身内容来讲是体现于设计对象,就是产品,因此一讲到设计两个问题根本不可能对等,在现代形式要服从于功能,但是走到今天来讲,这句话在某些层面是不是能够成立又打上问号,尤其是为奥运会在北京兴建的大型建筑本身,也出现一些判断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东西一个是外在的空间形态,是要具有美学价值的,功能作为设计对象内在物质系统必须要能用,而且要好用,如果今天走到各个城市各个建筑,会发现很多时候是很不好用的,既然不好用,说明在功能时间就出问题,至于好看这件事情就要与你本身文化素养,审美水平相关的,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从美学的概念来讲,艺术风格体现的特征是受到很多东西应该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都会影响到文化艺术的风格。现在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作为四位一体,这里面我没有写文化,把这三个最后影响到艺术文化的风格。艺术风格体现一定是有着一种特殊的形象表象来造成判断力,就像现在看到一楼展厅和二楼展厅展出这么多版面来讲,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按照审美取向与甲方的需求达到最后的融汇就形成他特定的对象风格。推而广之,整个设计的发展就是这样一回事,如果一个样式受到了绝大部分人认同,大家都冲着这个样式去,逐渐一个时代就形成特有的风格流传下来。应该说,这个转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我们设计创造的过程就受这样的制约,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风格。

以上我只是从最简单的概念把艺术设计所具有最本质的东西讲出来,第二我想讲一下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上,大家现在基本认可这点,工业文明所推进的人文环境发展是以大量损耗自然环境作为代价,这点在我们国内尤其在中国近30年发展当中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城市逐渐走向趋同化,今天的广州和东北、北京外城市表象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我这里面所讲的可靠不光只对自然环境本身,甚至对人工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从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义来讲,主要是两类关系的调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经过认真的思考过程,包括联合国最后提出来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所有核心就是两类关系,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全世界交流形成整个世界的发展,很多这种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了一些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能取得平衡,如果把人与人之间协调不好,怎么可能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如果发生一场战争对自然的破坏力相对于平时要大的多,当时伊拉克战争,大火一烧空气污染是很大的。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道义上的责任感,去创造一个人类和谐社会,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怎么去做非常难,这个思想本质需要用一种生态混淆良性循环的原则来创造未来的生态文明,关于生态文明这个词在十年前大家还很陌生,甚至最初有学者提出来生态文明的时候,有些人还认为能这么讲吗?但是现在生态文明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来说,包括十七大之后,国家所有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从这点出发的,包括建造和谐社会等等。于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最紧迫问题就是环境,而且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不是一个一般学科,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关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于一个,从产品观往环境观的转换,因为我们以前所有的一切都是环境观转换的过程。建立控制系统就成为时代的责任。

这里面比较复杂是三个协调,整体协调,内在关联和交叉综合的基本特征。我也不去念了,主要是各系统之间如何协调不匹配的度,这点恰恰是我们现在既然冠名环境艺术设计做的主要工作。内在关联要看整个调控总体结果的运行当中内部的动力、潜力包括创造力、科技水平和环境容量,缓冲之间的关联度。最后就是交叉综合的概念,我讲第三个主要特征,这些理论主要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因此组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最关键的。要做的好从设计来说,无非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包括怎么样交叉综合达到系统的运行。

最后就是关于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内容,这五个内容从四个知识系统之间复杂关系去支撑的。

第一个生存支持系统,对于设计界来讲,我个人认为关键一点在于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主的,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和多样性基础广泛应用当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念。在我们国家这个概念在今天并不为我们更深远的认识,这个问题是我们生存系统的核心,今天绝大部分的人只能认可这个事情由你脑袋转化成物的时候是认可的,但是只存在于头脑的时候,这个思想和想法不一定认同,于是表现在设计对象收取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认知,这个成为在知识经济发展时期最为关键,影响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二个是发展支持系统,指如何运用专业分工本身的概念,来整合而产生的新型设计体系。这个设计体系稍微回顾一下人类分工的可能性,第一次分工,第二次分工包括第三次分工,到今天来讲分工已经很细了,但是每个部门之间并不能达到最好的匹配。最初实现了设计的分工,也意识到没有设计就没有竞争力的概念,甚至会失去市场的概念,但是设计之间互相在打架,大家都想突出自己,都想在自己的那份份额里面取得最大利益,实际上面对日益匮乏的资源,就容易最终走不出自己选择的路,发展时期观念要有节约综合发展的道路,这些要如何实现,又比较困难,整个体系目前还不能按照一个统一的概念去进行。于是复线联合的模式成为我们未来设计发展的最关键的环节,环境艺术设计从理念上似乎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状态,但是由于现在所有的工作在真正运行的时候,并不能真正受制于某个部门,我们本来政府应该具有这种调控能力,但是由于政府对设计理念本身认识的偏失,又使的他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就像我们整个国家,和临国韩国相比,包括设计发展的部门,一个月前,在韩国参加一个2008国际奥林匹克大会,韩国政府居然能把它提高到国家发展根本性的问题,甚至设计大会国家总统又要出席亲临现场造势。因为作用发展支持系统关键就在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概念进行整合而产生的新型设计体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体发展就受制于我们原来比较狭隘的概念。

第三个是环境支持系统,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基础支撑系统,到底有多少东西供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容易解决,实际上解决起来很有问题我印象当中在过去三年里面,我负责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建筑部来制订一个行业标准,关于绿色环保的产品,那个过程十分痛苦,最开始的概念定了很多,甚至于自然艺术材料使用设计,最后出台把它已经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状态,基本上就是目前大家在技术层面拿到的东西,甚至于稍微有一点弹性又考虑到是否会与我们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有抵触,而不能最后按照理想的状态来实现。艺术设计虽然是一个文化层面,对整体的影响并不可能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但是随着再往前发展,当我们进入信息化,尤其是在知识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的时候,将会以它本身的作用逐渐上升到所有行业和部类当中比较靠前的层次,但是这点现在整体的决策层对这个认识还停留在很落后的层面。所以今天我们做的工作,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限量的控制应该成为在座所有人进行设计上主要出发点。

第四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是讲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主要是考虑到社会安全稳定、保障、公平等等的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设计进入生活的层面以至于其他行业和专业要深入的多,这个层面的问题目前是不是认识到了?因为我们的本质在于创造,你创造的过程肯定要受控于现存的东西,就受制于现存的道理、伦理、经济、政治等等。至少在目前还许多走到以专门的人才来做设计,基本上还是以感官意志的概念,这点比发达国家相对要落后多,如果是这样的状态的话,按道理也是很难实施我们最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尤其在工业文明时期,当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我们目标的时候,实际上消费文明的本质与生态文明的内容是完全对立的,在这种状态下,怎么才能把我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推行下去,这个理念就非常困难了。所以依据法制程序来实施全面管理,就成为一个关键的内容。

最后一个是智力支持系统,这个是最终限定的因素,我们受教育的水平,是指两个层面,一个是设计师本体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大众甚至于到老百姓的层面,这个支持性要通过各种工作去不断进行提高的。总体来讲,智力系统的建构是有科学的教育,创造管理决策四个层面,其中目标层面是顶层,也就是最终的限定层。

这四个问题最后我把它归结到艺术可能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内容,最终又归结到智力系统的推介,也就是提高整体水平的能力,因此设计教育包括设计管理,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甚至要高于现在的目前艺术设计的状态,遗憾的是目前设计教育本身更多是关注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对一些人文精神层面在高等院校比较漠视,这个是我们难以处理的关键。

谢谢大家。

陈万里:接下来是互动环节,我们请广东设计师丁武和黄惟雄,郑教授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公开请他演讲这个题目是第一次,这个在于我们有没有肩负这样的责任,有没有意识到这个责任,下面先请丁武提问。

丁武:谈控制系统是大家都在实际工作当中经常处理的问题,像郑老师做这方面系统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其实就是设计工作中经常碰到和亟待于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设计师的问题,也存在甲方方面的问题,您的稿子我们很认真看过,想请教一下郑老师,控制就是中央和边央的关系,你这些研究,现在有没有一些跟相关的部门或者教学上进行一定的互动,制订一定实施的考量方式和标准出来,还仅仅作为一个专家学者的的人文思考。

郑曙旸:您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因为从我们国家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来讲,我刚才也说了,开始时间并不晚,几乎在这点认识上和世界是同步的,甚至于再往前推,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像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70、60年代当时是作为结构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标准,资本主义的社会是漠视人的,日本人环境污染,那个在我小的时候,上中学的时代就有这个概念。但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就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在中国问题越来越严重,就是不能绕过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我们国家最关键缺失了很重要一课,我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工业文明,也没有经历过真正进驻上现代化,这个是连带关系的,我们一下子跳过这一关,但是又是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还要维持相当长时间,所以从国外的角度来讲,你是执行中国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模式,他不认为你是社会主义,在艺术设计面前是以消费作为整个经济拉动基本定势,这个定势与我们讲的可持续发展有相当大的关系,我注意到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当中定义,我们现在还是要发展,如果不把发展提到前面,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我只是回答你这个问题。

这样基本面的理解,从我们真正上层决策部门也不是说不理解这个问题,包括环保部、建设部等等,在一开始制订各种战略的时候,都注意到了,同时也和研究学者一样,这两者的矛盾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难题,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在研究当中,比如说在三年前,建设部下面一个政策制定部门觉得现在作为一个室内设计或者是装修最大的问题,在环境上的问题就是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最典型就是甲醛超标,就造成很多人的伤害,这个概念现在大家都有了,于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紧接下来这个政策的制订又研究出来是否可以在建筑装饰行业烛台一个,对绿色产品的认证,这个工作也在做,做完之后怎么样能够保证这些装修企业都能够用这些绿色产品,后来又想制订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还不是一个强制性标准,是一个推荐性,引导性,由环保部来做的,这个制定过程前前后后是三年,在制定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真正一件事到从原来的认识到现在的认识转换是没有难的。制定最初的概念是想是否可以在室内建筑当中最大限度节约材料,或者少用天然的包括植物、树种的木材,装修在这方面耗费很大,甚至是不是能够少用天才石材,但是具体制定当中就非常困难,怎么来控制,怎么来限定,一开始制定非常的细,甚至说不能超过多少面积,不是多少面积就不是绿色,弄到最后的时候,所有的这些限制条文一条都没有制定出来,因为与我们国家现行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有抵触的,这个也不能用,那个也不让用,限制一个材料背后是一大堆企业,后面是一大堆人就业,如果一限制就麻烦了。

黄惟雄:今天能和同行的前辈朋友进行交流,我很高兴,我前些日子刚从非洲回来,在非洲我看到了最原始的生态自然景观,在那里我也看到了和感受到了当地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在非洲我也想起了我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拥有先进科技的国家,他们的景观,人们的生活状态,当然我也想起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的发展状况,以及我们人的生活状况,我自己总在脑海里各个国家的情况向一个个电影一样浮现,总是有些问题在我心中不得不去思考,就是人类的社会是必须要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里面,几乎是无可避免的破坏环境,今天在广东环境艺术设计举办的与世界同步的学术论坛里面,以环保的,创意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一种理念进行讨论,进行一种交流,我也想与郑教授和各位同行前辈交流一下,我所提的问题是:目前您认为艺术设计在我国整个社会制度系统里面,是处于什么样的范畴地位?在您实践中,您觉得有什么样的途径可以更加充分的去发挥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控制作用?

郑曙旸:我觉得这个关键在教育,虽然我们国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上升到第三位了,这个统计是2006年做的,排在英语和计算机技术之后,也就是工科院校和文科院校,综合大学都来设立这个准业,肯定大家都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很多不是从专业发展来考虑,是从招生量来考虑的,我个人始终认为,也许是我自己从事这个专业的,艺术与设计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是两种思维的综合培养,就像我们学其他专业道理一样,相对于其他专业比较偏,这个专业就像学建筑道理是一样的,因此艺术设计应该是成为我们再教育环节里面重要的内容,只不过现在我们没有到。虽然开班那么多,是不是按照这个规律去办是一个问题,包括我印象在上上两个星期很多专家讨论这个问题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最终的实施要靠在座所有的人努力,现在在上层概念上总把艺术设计归类到艺术设计学科概念比较强,甚至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里面也有一个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实际上并不能操控全部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念一样,更多是在学校层面,在国家层面成立对艺术设计专业机构也存在认识上的障碍,我们学校最近冯院长当我们名义院长之后,在全国成立类似中国美术家协会同等级有明显政府背景的学会叫中国室内奖学会,但是这个工作在进行当中也存在很多的障碍,以至于不再退一步,像中国建筑学会一些分会或者其他各种同类结构的会议,中国有它特殊的国情,纯民间的东西很难推动,也许我的认识有错误,至少有这种可能。我说的意思就是,决策层包括整体现在对设计这个专业所具备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强,并没有进入决策层的视野,这些也是需要我们通过工作不断强化,之后如果能够对设计本身的内容有所理解的话,它的发展应该是能够有一个新的状态。先从基层做起,构成一个庞大整体,至少现在任何一个学校都在招生,当他大到足以对社会就业和层面形成压力的时候,也许这个事情就能够真正的解决了,到那天我们艺术设计对国家的整体贡献历久不是今天的情况。我在很多场合有这样的想法,中国的设计真正的黄金时代应该是在本世纪中叶应该和我们国家战略目标是同步的。无论从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到那个时候有一个理想度,我们这一代人处于过渡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那天到来做一个铺垫,从这个意义来说,可能在座从70多岁,60甚至到40多岁这一代人四代人都是为这个铺路。

 
» 上一篇: 与设计无关 丑陋的“绿色”建筑...
» 下一篇: 美术馆设计、建设中的美术馆管理